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

中外文學徵稿啟事:魏德聖與台灣電影的未然

徵稿啟事:魏德聖與台灣電影的未然
(預計出刊:105年3月)

魏德聖是台灣電影一個相當獨特而值得重視的現象。他所導演(《海角七號》、《賽德克‧巴萊》)和製作(《KANO》)的電影都涉及台灣歷史社會的重要課題,而其帶動的風潮和拍攝手法也同時觸及台灣電影產業「起死回生」的問題。本專輯以「魏德聖與台灣電影的未然」為題,希望邀請有想法和論述能力的作者共同探討「魏德聖」所開啟的契機與其意義,並從不同學科訓練的視角來思考台灣電影與歷史、社會、理論、乃至國際接軌的種種問題。

本專輯把魏德聖和台灣電影的「未然」並置。「未然」可以有許多意思:尚未實現的善、可能實現的惡、過去未實現的理想、在想像中實現的虛構等等。未然不等於不然,因為「未」總是帶有主體的調性,不是在時間流動中向前展望,就是透過因果關係擬想現實如何接續。當代理論講潛態(virtuality)、潛勢(potentiality),重視的是未然推翻現實的否定性,對未然背後的時間推移較少著墨。魏德聖電影裡的未然則是充滿時間(台灣歷史以及台灣電影)的回互相望,除了透過未然的出現呈現未來的開放性,也因為未然來自過去而使時間的延續複雜化。
本專輯希望涵蓋(但不限)以下議題的探討:
一、魏德聖與台灣電影產業或台灣電影文化傳承之間的關係
二、魏德聖與台灣其他導演的比較
三、魏德聖與台灣歷史(記憶、敘述、文獻檔案運用等等)
四、魏德聖與原住民(自我)再現
五、魏德聖與國際影展中的台灣電影
六、魏德聖與世界電影
七、魏德聖與西方理論在台灣的演繹。

有意投稿本專輯者請先儘量撰寫論文提要800字於104年3月15日前寄至本刊編輯部。完整論文截稿期限則為104年8月31日。(專輯主編:邱貴芬、廖朝陽)

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

魏德聖研究相關書目

中文書目

一、專書、專書章節
唐梅文(2009),〈專訪《海角七號》製片黃志明〉(《海角七號》颳「台」風專題」國家電影資料館編,《2009年台灣電影年鑑》,台北:國家電影資料館,頁48-52
郭力昕(2009),〈「海角熱」退燒之後台灣電影的格局與未來〉(《海角七號》颳「台」風專題」國家電影資料館編,《2009年台灣電影年鑑》,台北:國家電影資料館,頁53-57
陳俊蓉、陳曉珮(2009),〈從《海角七號》檢視國片行銷策略〉(《海角七號》颳「台」風專題」國家電影資料館編,《2009年台灣電影年鑑》,台北:國家電影資料館,頁62-67
陳儒修(2013),〈論《海角七號》的時空套層〉,《穿越幽暗鏡界:台灣電影百年思考》,台北:書林,143-153
項貽斐(2009),〈《海角七號》效應造成的媒體現象觀察(《海角七號》颳「台」風專題」)〉國家電影資料館編,《2009年台灣電影年鑑》,台北:國家電影資料館,頁58-61
項貽斐(2012),〈《賽德克巴萊》的成功經驗——專訪導演魏德聖〉(《賽德克巴萊》的成功經驗專題」),國家電影資料館編,《2012年台灣電影年鑑》,台北:國家電影資料館,頁80-85
葉月瑜、戴樂為(2011),黃慧敏譯,《東亞電影驚奇:中港日韓》,台北:書林,2011
葛大維(2012),〈《賽德克巴萊》的成功經驗──專訪製片黃志明〉(《賽德克巴萊》的成功經驗專題」),國家電影資料館編,《2012台灣電影年鑑》,台北:國家電影資料館,頁86-101
聞天祥(2012),2011浴火重生及其灰燼〉,《過影:1992-2011台灣電影總論》,台北:書林,頁334-359

專書訪談
小野、陽光衛視(2011),〈魏德聖X黃志明:台灣電影的「賽德克巴萊」〉,《翻滾吧,台灣電影》,台北:麥田,頁68-95
黃怡玫、曾芷筠(2010),〈不曾遺落的夢:《海角七號》導演魏德聖〉,林文淇、王玉燕(王昀燕)編,《台灣電影的聲音》,台北:書林,頁93-104
曾芷筠(2014),〈用叛逆完成不可能的任務:《賽德克巴萊》導演魏德聖〉,王昀燕、《放映週報》編,《紙上放映:探看台灣導演本事》,台北:書林,364-373

電影書自傳
果子電影、大塊文化(2008),《海角七號和他們的故事:一段從困境走向夢想的旅程》,台北:大塊文化。
邱若龍(2011),《漫畫巴萊:台灣第一部霧社事件歷史漫畫》,台北:遠流。
郭明正(2011),《真相巴萊:《賽德克巴萊》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》,台北:遠流。
黃一娟、游文興(2011),《電影巴萊:《賽德克巴萊》幕前幕後全紀錄》,台北:遠流。
魏德聖(2014),《黃金魚將撒母耳:魏德聖的蟄伏與等待》,台北:遠流。
魏德聖、伊萬納威、邱若龍2014),《賽德克巴萊賽德克語劇本書》,台北:玉山社。
魏德聖、游文興(2011),《導演巴萊:特有種魏德聖的《賽德克巴萊》手記》,台北:遠流。

二、期刊(匿名審查制度)

Nakao Eki Pacidal2012),〈中間者之臉:《賽德克巴萊》的原住民歷史研究者映像〉,《台大文史哲學報》第77期,頁183-85

孫松榮2010〈輕歷史的心靈感應──論台灣「後-新電影」的流體影像〉,《電影欣賞學刊》第7卷第1期,頁137-156
詹閔旭(2010),〈從《海角七號》談草根台灣想像的形塑〉,《電影欣賞學刊》第7卷第1期,頁170-184
廖朝陽(2013),〈災難與密嚴:《賽德克‧巴萊》的分子化倫理〉,《文山評論:文學與文化》第6卷第2期,頁1-33
藤井省三著(2012),〈台灣電影[魏德聖導演]《海角七號》中的童話理論:和西川滿日本撤退後第一作《青衣女鬼》的比較研究〉,燕璐譯,《文史台灣學報》第4,頁9-23
林克明(2014),〈台灣歷史史詩電影《賽德克巴萊》與《一八九五》中的地方建構〉,《電影欣賞學刊》第10卷第12期,頁150-172

三、其他(非匿名審查之期刊)

中村地平(2011),〈帝國的哀寫:霧之蕃社〉(「帝國的哀寫:《賽德克‧巴萊》與殖民地文學」專題),《聯合文學》第27卷第11期,頁56-73
巴代(2011),〈帝國的哀寫:英雄!?誰的英雄?〉(「帝國的哀寫:《賽德克‧巴萊》與殖民地文學」專題),《聯合文學》第27卷第11期,頁74-77
言叔夏(2011),〈在野蠻與文明的皺褶──魏德聖X陳芳明對談電影《賽德克‧巴萊》〉(「帝國的哀寫:《賽德克‧巴萊》與殖民地文學」專題),《聯合文學》第27卷第11期,頁30-38
林開世(2011),〈賽德克巴萊觀後感〉,《人類學視界》第7期,頁38-40
郭明正(2011),〈寫在《塞德克巴萊》殺青之前」〉(「帝國的哀寫:《賽德克‧巴萊》與殖民地文學」專題),《聯合文學》第27卷第11期,頁40-45
陳文怡 、黃嘉琳(2009),〈望見彩虹的彼端--魏德聖談電影、夢想與信仰〉,《人籟論辨月刊》第56,頁82-85
游惠貞(2008),〈一齣魏德聖主演的人間喜劇〉 《印刻文學生活誌》第5卷第4期,頁54-57
劉思坊(2008),〈認真而美好的講故事--魏德聖×聞天祥對談〉,《印刻文學生活誌》第5卷第4期,頁36-53
鄭秉泓(2008),〈青春的軌跡.時代的印記:《九降風》、《海角七號》、《囧男孩》中的成長課題〉 ,《電影欣賞》第27卷第1期,99-103
鄭秉泓(2011),〈寫在激情過後--《賽德克巴萊》〉 ,《鹽分地帶文學》第36期,52-62
橫路啟子(2011),〈被消費的『霧社事件』──1930年代日本及台灣的媒體報導為例〉(「帝國的哀寫:《賽德克‧巴萊》與殖民地文學」專題),《聯合文學》第27卷第11期,頁46-49

四、網路資料

《賽德克巴萊》Youtube官方頻道,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TheARSFilm
周星星(2014),〈《海角七號》:台灣電影票房的獨特案例〉,《周星星電影評論》(20141018),http://blog.yam.com/jostar2/article/58000032
林秀幸(2011),〈賽德克巴萊:在兩種[真實]之間〉,《芭樂人類學》(2011117),http://guavanthropology.tw/article/2266
林泰瑋(2011),〈魏德聖:此刻正在發生的,是一件大事〉,《博客來OKAPI》(2011816),http://okapi.books.com.tw/index.php/p3/p3_detail/sn/758
邱韻芳(2011),〈在眾「巴萊」之間沈思〉,《芭樂人類學》(2011117),http://guavanthropology.tw/article/2150
紀蔚然(2014),〈藝術的溫床或深淵?〉,《風傳媒:紀蔚然專欄》(2014421),http://m.stormmediagroup.com/review/detail/index.html?uuid=b0cb2aa2-c88f-11e3-896c-ef2804cba5a1
家明(2011),〈魏德聖訪問 帶根帶土的藝文故事〉,《明報》(20110925),http://news.sina.com.hk/news/20110925/-1-2445251/1.html
郭佩宜(2011),〈看賽德克巴萊評論的七個問題〉,《芭樂人類學》(20111212),http://guavanthropology.tw/article/2297
鄭秉泓(2008),〈國境之南.公路上訪魏德聖後記〉,《南方電影論壇》(20081219),http://www.south.org.tw/forum/?p=63
鄭秉泓(2011),〈寫在激情過後:《賽德克巴萊(下)彩虹橋》〉,《開眼e周報》vol. 3132011106),http://eweekly.atmovies.com.tw/Data/313/33133917/
戴立忍(2011),〈我們在怕什麼?〉,《戴立忍on Plurk》(20111025),http://paste.plurk.com/show/722795/
藍祖蔚(2008),〈海角七號:專訪魏德聖〉,《藍色電影夢》(2008914),http://4bluestones.biz/mtblog/2008/09/post-598.html
陳韻琳(2010)魏德聖專訪:在英雄與小人物之間從《海角七號》到《賽德克‧巴萊》〉,《議題電影室》(專訪於201011月台積電活動),http://life.fhl.net/Movies/MovieProphet/Wei01.htm

英文書目

Refereed Book chapters
Beus, Yifen T (2014), “Festivals, Censorship and the Canon: the Makings of Sinophone Cinemas,” in Sinophone Cinemas (eds. Audrey Yue and Olivia Khoo), London: Palgrave Macmillan, 45-61.
Davis, Darrell William and  Emilie Yueh-yu Yeh (2008), East Asian Screen Industries, London: BFI.
Harrison, Mark (2014), “The Impact of Film and the Performing Arts on Life in Taiwan,” in The Vitality of Taiwan: Politics, Economics, Society and Culture (ed. Steve Tsang), London: Palgrave Macmillan, 80-97.
Ma, Sheng-mei (2011), “Found(l)ing Taiwanese: from Chinese Fatherland to Japanese Okasan,” Diaspora literature and visual culture : Asia in flight, Oxon ; New York : Routledge, 49-58.
Rawnsley, Ming-yeh T. (2012), "Cape No.7(Hai jiao qi hao, dir. Wei Te-sheng, 2008)", in Gary Bettinson (ed.), Directory of World Cinema: China, Bristol: Intellect, pp.139-140.
Yu-lin Lee (2014). “The Excess of Affect: The Technologies of History inSeediq Bale.” Poisoned Cornucopia. Ed. Ryszard Wolny and Stankomir Nicleja. New York: Peter Lang. 2014. 251-268.
Yu-lin Lee (2014). “In Search of a People: Wei Te-Sheng’s Seediq Bale and Taiwan’sPostcolonial condition.” Deleuze and Asia. Ed. Ronald Bogue, Hanping Chiu and Yu-lin Lee. Newcastle upon Tyne: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. 182-96. 
  
Refereed Journal Articles
Lee, Pei-Ling (2010),Between Imagination and Reality: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Cape No.7,  China Media Research 6.2: 47-55.
Ho, Jason Ka-hang (2012), “Enlivening New Taiwan Cinema: In Search of Taiwaneseness and the Postnational,Trespassing Journal: An Online Journal of Trespassing Art, Science, and Philosophy 1. http://trespassingjournal.com/Issue1/TPJ_I1_Ka_hang_Article.pdf.
Wang, Chialan Sharon (2009),Cape No.7 and Taiwan's National Consciousness,Asian Cinema 20.2: 244-59.
Wang, Chialan Sharon (2010), Memories of the Future: Remaking Taiwanese-ness in Cape No 7,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6.2: 135-51.
Wang, Ying-bei (2009). “Love Letters from the Colonizer: The Cultural Identity Issue in Cape No. 7,” Asian Cinema 20.2: 260-71.
Su, Chiaoning (2009), Beyond South of the Border: A Textual Analysis of the Taiwanese Blockbuster Cape No.7, ” Asian Cinema 20.1: 176-88.
Shiau, Hong-Chi (2009), Spectatorships, Pleasures, and Social Uses of Cinema: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Reception of Cape No.7, ” Asian Cinema 20.1: 189-202.
Shiau, Hong-Chi (2013), Distributing Taiwanese Independent Cinema via Hollywood: Lessons Learned from Cape No.7's Integrated Marketing Efforts,” China media research 9.2: 46-58.

Websites 
Kolesnikov-Jessop, Sonia(2008), The director Wei Te-sheng's Long Road to Fame, The New York Times ((Nov. 7, 2008). http://www.nytimes.com/2008/11/07/arts/07iht-jessop.html?_r=0.
 Lan, Tzu-wei (2011), Interview: ‘Director’s Charisma Turned Film Dream into Reality (trans. Jake Chung), Taipei Times (Sep 4. 2011). http://www.taipeitimes.com/News/taiwan/archives/2011/09/04/2003512431.
Peng, Polly (2011), Fighting the Good Fight: TheBloody Battleground of Seediq Bale (trans. by Geof Aberhart), Taiwan Panorama (Sep. 2011). http://www.taiwan-panorama.com/en/show_issue.php?id=201190009046E.TXT&distype=text.
Teng, Sue-feng (2009), Taiwan's Film Industry after Cape No. 7 (trans. Jonathan Barnard), Taiwan Panorama (Feb. 2009). http://www.taiwan-panorama.com/en/show_issue.php?id=200929802030e.txt&distype=text.
Teng, Sue-feng (2009),  Biggest Production in Taiwan Film History-Seediq Bale (trans. Christopher J. Findler),  Taiwan Panorama (Feb. 2009). http://www.taiwan-panorama.com/en/show_issue.php?id=200929802040e.TXT&distype=text.
Teng, Sue-feng (2009), Can the Blockbuster Save Taiwan Film? (trans. Jonathan Barnard), Taiwan Panorama (Dec. 2009).  http://www.taiwan-panorama.com/en/show_issue.php?id=2009129812032e.txt&distype=all.